Search

上週連假時讀了愛爾蘭小說家莎莉魯尼的《正常人》,不確定自己到底是否是正常人(?)的我看了有很深的感觸...

  • Share this:

上週連假時讀了愛爾蘭小說家莎莉魯尼的《正常人》,不確定自己到底是否是正常人(?)的我看了有很深的感觸。

故事的男女主角設定很有趣。

在愛爾蘭小鎮的某高中有一對男女。男生康諾長得帥功課好,運動也很在行,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女生梅黎安是個個性古怪傲慢的富家千金,不僅在家裡面得不到關愛,在學校也受到排擠。

原本兩個不會有交集的人物,卻因為男主角的母親在富家女中擔任鐘點清潔工而有了接點。

他們開始互相探索,身體與靈魂,瞞著身邊所有的人。

男主角在享受著這段美好的秘密關係的同時,卻又一邊深怕被同學發現。

「要是他們知道我居然會跟這個大家都討厭的古怪的梅黎安在一起,會不會我的完美形象就全毀了?大家肯定會取笑我吧!況且我媽媽還在她家打掃!」

而梅黎安更是沈迷在這段關係裡,一直以來受到大家排擠討厭的她居然可以受到學校風雲人物的青睞,她覺得身心充滿了力量像是被什麼加持了一樣。

漸漸的,他們從身體的交纏,權利的交換,自卑的相憐,漸漸對彼此的靈魂伸出觸角。

他們都愛文學,對政治有見地,個性敏感纖細。

「原來是同一種人嗎?是Soul mate嗎?」就在我以為這段關係就要開始升溫時,故事急轉直下。

康諾始終不敢面對自己的真正的情感,就像他一直不敢在同學面前表現出真正的自己一樣。大概是怕太過誠實的做自己,就會被歸類為怪人,就會像梅黎安一樣被排擠。

在高中畢業舞會時,康納居然沒有邀請梅黎安,而是約了另外一個被公認校花的女生瑞秋。在學校只要遇見梅黎安,康諾一樣裝作不認識。

這讓梅黎安傷透了心。

後來他們都到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念了大學,兩人彷彿交換了身份。

經濟狀況優渥的梅黎安在都柏林如魚得水,她擁有自己的公寓,打扮時髦,總是被一群朋友圍繞著。她看起來自信滿滿,和在高中時判若兩人。

反倒是康諾來到這裡過得不是很順遂,他必須一直打工才能免強支撐自己的生活,沈默寡言不善交際的他永遠打不進都市人的圈子裡。

就算身份換位了的兩人還是喜歡彼此,但又因為各種不可抗因素分分合合。兩人各自交了男女朋友,但始終彼此牽掛。

故事就說到這以免爆雷太多了。

----------------------------------------------

讀完這本書後一直覺得好像被戳到什麼痛處,作者的文字太穿透,把人性描寫得太淋漓盡致甚至要到了露骨的程度。

康諾還有梅黎安的故事其實隨時都在我們身邊或自己的人生上演,只是大多時候人們沒有說破。面對著愛情友情參雜各種複雜因素(階級經濟家庭等等各種問題)有時候那麼的致命,但還是要口口聲聲的說相信真情真愛可以非常純粹的突破所有的難關。

面對某些關係中的失望失落只能很隱晦的悲傷嘆息著,期待著可以跟誰有著純粹的心靈交流,像是可以一起攜手離開地球一樣,但回到現實層面又擔心被一些不可抗因素給傷了,又得默默的躲回自己的殼裡。

就像高中時期的康諾,在眾人的包圍下好像過得心滿意足的,只有自己知道,即使聚在一起總是與大家格格不入。每次為了迎合別人違背自己的心,就感覺與自己分離。

就像梅黎安,那麼渴望得到愛,卻始終不明白愛是怎麼一回事。終究活成了一隻悲傷又讓人無法靠近的刺蝟。

你我可能都在某些時候當過康諾,也在無法選擇的狀況下變成過梅黎安。若不要去探究內心,不要討論什麼愛不愛的,他們看起來都很好,生活中沒有什麼好挑惕的。

就像我們看似都很好,好像所有的不好讓人想崩潰的都鎖在抽屜裡,沒有人知道我們是不是與真正的自己分崩離析了,總之只要不說,不要被看見就好。

梅黎安不管在任何一段關係中,都不停的在問自己「難道我就不能正常一點嗎?」「難道我就不能像是正常人一樣的去愛嗎?」

到底什麼是正常人呢?

是大多數的人嗎?

是可以很自然與人社交的人嗎?

是社經地位符合大家眼中標準以上的人嗎?

是每天看起來都非常開朗充滿朝氣的人嗎?

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好人嗎?

--------------------------------------

我覺得莎莉魯尼似乎把我一直以來腦中的疑惑給具象化了。

我們一直以來努力活成別人眼中的正常,或我們心中假設的正常。

讓生活順利運轉,不給自己或是別人帶來麻煩,好像那是種被認可被愛的捷徑。即使偶爾偏離自己心的軌道,卻時常忽視它。

當大家說「做自己啊!你就做自己啊!」的時候,還得在心中思忖你所謂的「自己」可不可以與現實生活達到一點點平衡與聯繫,當成了100%的自己後是否有能力承受與人不同,不被愛的孤寂。

有時候為了找出真正的自己,還得讀大量書籍,一下請出佛洛伊德一下阿德勒榮格或是各種心理學派來解讀自己。無法用控制自己的理性腦時偶爾請神來說說你,但有時也會懷疑神是否根本就是海奧華九級星球來的神秘大人物。關於什麼是真正的自己,其實就得找尋一輩子也說不定。

只能說人生真是一種修煉,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此時正不正常,價值觀游移,帶有很多不確定。

也許人生根本無法創造什麼重大意義,但我在莎莉魯尼的《正常人》中還是讀到,即使我們如此卑微渺小,甚至在別人眼中相當不正常不被需要,每個人對於得到愛的渴望欣喜程度至少還是相對平等的。

我們或許都不正常,但也許會遇到某個人,會覺得那是他可以接納的正常。
那人會像文鎮一樣拉著我們靈魂的一角,讓我們不至於飄離。

我們也許都孤獨,偶爾流星劃過般的互相碰觸內心,給予彼此一點點光亮,有時候那一瞬光變成了永恆。

就是這樣偶爾感到寂寞得像是無盡的永夜,偶爾又開心得覺得整個世界都發亮。愛這東西既仁慈也殘忍,成份包含自私與無私,有時虛榮有時平淡,在日常中使人遺忘,又在無常時叫人惆悵。

如此難以捉模與定義,才能在心中讓人反覆推敲,百轉千迴吧!

總之好好看,是會直擊內心深處,讓人聽到自己心底深處回音的故事。

關於寂寞2017年時寫過另外一篇
https://www.mtkomtko.com/inspirations/空氣人形-寂寞的出口/

pic from BBC3,《正常人》影集和小說都非常好看。
有時候我們遺失了自己,其實只是因為太渴望得到別人的愛。


Tags:

About author
曾任尖端出版社choc、popteen雜誌編輯。 2007年前往倫敦流浪。 念書兩年後 在英國無印良品工作。 2011結婚來日 目前東京在住第六年。 最使我著迷的有 咖啡店,雜貨店,和書店,還有無止盡的散步。 不過…...最喜歡最喜歡的事情 還是寫字。 <經歷> London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雜誌倫敦特約編輯 *Brand名牌誌倫敦特約編輯 *Choc恰女生雜誌 A小姐倫敦專欄 Tokyo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東京特約編輯 *La Vie設計美學家東京特約編輯 *Ami艾美誌明太子小姐專欄 *Mina米娜時尚國際中文版明太子小姐專欄 *Fashion 365網站明太子小姐專欄 *日本東方新報明太子小姐專欄 *WAttention雜誌編輯/翻譯 *食尚玩家雜誌/撰稿 *姐妹淘網站/明太子小姐專欄 *GQ BUSINESS雜誌/撰稿 *GQ TW雜誌/撰稿 *VOGUE TW 雜誌/撰稿 *minimal jp 新聞稿撰寫 *Japanlist撰稿 Hong Kong *新假期周刊專欄 China *Sk-II微刊及App內容製作(中國地區) *P&G OLAY東京記者會活動合作
東京在住10年目。
View all posts